新型机制砂的原料筛选有何要求?
新型机制砂的原料筛选要求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混凝土行业对砂石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天然砂石资源日益枯竭,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使得机制砂逐渐成为混凝土行业的重要原料。为了确保新型机制砂的质量,原料筛选是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原料来源、性质、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新型机制砂的原料筛选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料来源
- 原料来源的多样性
新型机制砂的原料来源广泛,包括河卵石、山石、尾矿、工业废渣等。在选择原料时,应充分考虑原料的来源,确保原料的供应稳定。
- 原料来源的环保性
在原料选择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保型原料,如尾矿、工业废渣等。这些原料的利用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二、原料性质
- 原料的物理性质
新型机制砂的原料应具备以下物理性质:
(1)粒度:原料的粒度应均匀,有利于提高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和级配。
(2)形状:原料的形状应接近立方体,有利于提高机制砂的强度和稳定性。
(3)密度:原料的密度应适中,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机制砂的性能。
(4)吸水率:原料的吸水率应低,有利于提高机制砂的强度和耐久性。
- 原料的化学性质
新型机制砂的原料应具备以下化学性质:
(1)矿物成分:原料的矿物成分应丰富,有利于提高机制砂的强度和耐久性。
(2)有害物质含量: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如硫化物、氯离子等。
(3)碱活性:原料的碱活性应符合国家标准,防止碱骨料反应。
三、原料质量要求
- 原料质量标准
新型机制砂的原料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如《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等。在原料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
- 原料质量检测
(1)粒度检测:采用筛分法检测原料的粒度,确保粒度分布均匀。
(2)形状检测:采用图像分析法检测原料的形状,确保原料形状接近立方体。
(3)密度检测:采用比重瓶法检测原料的密度,确保密度适中。
(4)吸水率检测:采用浸泡法检测原料的吸水率,确保吸水率低。
(5)矿物成分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法检测原料的矿物成分,确保矿物成分丰富。
(6)有害物质含量检测:采用化学分析法检测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7)碱活性检测:采用快速碳酸盐法检测原料的碱活性,确保碱活性符合国家标准。
四、原料筛选方法
- 人工筛选
人工筛选是一种传统的原料筛选方法,适用于粒度较大、形状简单的原料。通过人工筛选,可以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和不合格颗粒。
- 机械筛选
机械筛选是一种高效的原料筛选方法,适用于粒度较小、形状复杂的原料。常用的机械筛选设备有振动筛、摇床、洗砂机等。
- 磁选
磁选是一种利用磁性分离原料的方法,适用于含有磁性矿物的原料。通过磁选,可以去除原料中的磁性矿物。
- 水洗
水洗是一种利用水流将原料中的杂质和不合格颗粒冲走的筛选方法。适用于含泥量较高的原料。
五、结论
新型机制砂的原料筛选是确保机制砂质量的关键环节。在选择原料时,应充分考虑原料的来源、性质和质量要求。通过合理的筛选方法,可以确保新型机制砂的质量,满足混凝土行业的需求。
猜你喜欢:锂矿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