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在沥青中的标准有哪些施工质量控制总结?
机制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作为一种替代天然砂的新型材料,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然而,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对机制砂在沥青中的标准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总结至关重要。以下是对机制砂在沥青中的标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些总结:
一、机制砂在沥青中的标准
粒度组成: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通常要求其细度模数在2.3~3.7之间,细度模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压碎值:机制砂的压碎值应小于30%,过高则说明砂粒抗压能力较差,容易破碎,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坚硬度:机制砂的坚硬度应大于60%,过低的坚硬度会导致砂粒在沥青混合料中容易破碎,影响其性能。
磨损率:机制砂的磨损率应小于15%,磨损率过高说明砂粒表面磨损严重,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能。
洗净砂含泥量:机制砂的洗净砂含泥量应小于1%,过高则说明砂粒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灰分含量:机制砂的灰分含量应小于2%,过高则说明砂粒中含有较多的非金属矿物,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钙镁含量:机制砂的钙镁含量应小于2%,过高则说明砂粒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容易引起沥青混合料的碱集料反应。
二、施工质量控制总结
机制砂的采购:在采购机制砂时,应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符合标准。
机制砂的储存:机制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污染,确保其质量。
机制砂的筛分:对机制砂进行筛分,确保其粒度组成符合要求。筛分过程中,注意控制筛孔尺寸,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砂粒。
机制砂的拌和: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严格控制机制砂的用量,确保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准确。拌和过程中,注意搅拌均匀,避免出现离析现象。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在压实沥青混合料时,应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方法,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压实过程中,注意控制压实遍数,避免过度压实或压实不足。
沥青混合料的养生:沥青混合料压实后,应进行养生,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养生过程中,注意控制养生温度和湿度,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开裂、松散等问题。
沥青混合料的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检测,包括压实度、平整度、抗滑性能等指标,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施工人员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机制砂在沥青中应用的认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机制砂在沥青中的应用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高压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