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可追踪支架价格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分布式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可追踪支架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青睐。本文将围绕分布式光伏可追踪支架价格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展开讨论,分析其对光伏电站投资的影响。
一、分布式光伏可追踪支架的优势
- 提高发电量
可追踪支架通过跟踪太阳的运行轨迹,使光伏组件始终处于最佳发电角度,从而提高发电量。据相关数据显示,采用可追踪支架的光伏电站,其发电量比固定支架光伏电站高出约20%。
- 降低运维成本
可追踪支架在安装、调试和运维过程中相对简单,降低了运维成本。同时,由于发电量提高,可追踪支架光伏电站的发电成本也相应降低。
- 提高土地利用率
可追踪支架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采用可追踪支架的光伏电站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分布式光伏可追踪支架价格分析
- 材料成本
可追踪支架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铝材、玻璃等。近年来,钢材和铝材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玻璃价格相对稳定。
- 制造工艺
可追踪支架的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包括焊接、组装、调试等环节。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制造工艺逐渐成熟,降低了生产成本。
- 市场竞争
随着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可追踪支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等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合以上因素,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可追踪支架价格在每平方米100-150元之间。
三、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分析
- 设备成本
光伏电站设备主要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等。其中,光伏组件和逆变器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支架成本相对稳定。
- 土地成本
土地成本是光伏电站建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土地成本较高。
- 工程成本
光伏电站工程成本包括施工、运输、安装等费用。随着工程经验的积累,工程成本逐渐降低。
- 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包括设计、审批、监理、保险等。这些费用相对稳定。
综合以上因素,目前我国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在每千瓦1.2-1.5万元之间。
四、案例分析
某企业计划投资建设一座100兆瓦的光伏电站,采用可追踪支架。根据以上分析,该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如下:
设备成本:100兆瓦×1.2万元/千瓦 = 1200万元
土地成本:根据当地土地价格,暂按500元/平方米计算,100兆瓦×1000平方米/兆瓦 = 500万元
工程成本:根据工程经验,暂按每千瓦0.5万元计算,100兆瓦×0.5万元/千瓦 = 50万元
其他费用:暂按每千瓦0.1万元计算,100兆瓦×0.1万元/千瓦 = 10万元
可追踪支架成本:100兆瓦×150元/平方米 = 1500万元
总计:1200万元 + 500万元 + 50万元 + 10万元 + 1500万元 = 3250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采用可追踪支架的光伏电站建设成本较高,但考虑到发电量提高和运维成本降低等因素,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
总结
分布式光伏可追踪支架在提高发电量、降低运维成本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其较高的建设成本也值得关注。在光伏电站投资过程中,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可追踪支架的成本和收益,做出合理决策。
猜你喜欢:全链路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