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在职博士招生如何安排答辩?

社科院在职博士招生答辩的安排与流程

一、答辩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招生逐渐成为广大在职人员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答辩作为在职博士招生的重要环节,其安排与流程对于确保招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社科院在职博士招生答辩的安排与流程。

一、答辩对象

  1. 已通过社科院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取得入学资格的考生;
  2. 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取得规定学分,且通过中期考核的考生。

二、答辩时间

  1. 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之间,具体时间由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考生需提前一个月向所在院系提出答辩申请,经院系审核同意后,方可安排答辩时间。

三、答辩流程

  1. 准备阶段

(1)选题:考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论文题目;
(2)开题报告:考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3)文献综述:考生需对所选论文题目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文献综述;
(4)论文撰写:考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撰写,并按照要求提交论文初稿。


  1. 答辩阶段

(1)答辩委员会组成:答辩委员会由5-7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校专家;
(2)答辩形式:答辩分为口头答辩和书面答辩两部分,考生需按照要求进行;
(3)口头答辩: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对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结论等内容进行口头陈述,时间为30分钟;
(4)书面答辩:答辩委员会根据考生口头答辩的表现,提出相关问题,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书面回答。


  1. 答辩结果

(1)答辩委员会根据考生口头答辩和书面答辩的表现,对论文进行全面评估,给出答辩结果;
(2)答辩结果分为“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三种,其中“通过”代表考生顺利通过答辩,可取得博士学位;“修改后通过”代表考生需对论文进行修改后,方可通过答辩;“不通过”代表考生未能通过答辩,需重新进行答辩或取消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四、答辩注意事项

  1. 考生需认真对待答辩,充分准备,确保答辩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答辩过程中,考生需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尊重答辩委员会,遵守答辩纪律;
  3. 考生需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结论等内容进行深入理解,确保答辩过程中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考生需对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确保能够给出满意的回答。

总之,社科院在职博士招生答辩的安排与流程旨在确保招生质量,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在职博士人才。考生需认真对待答辩,充分准备,以顺利通过答辩,取得博士学位。

猜你喜欢:社科院经济学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