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机制砂质量标准是什么?
石灰岩机制砂质量标准是衡量机制砂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石灰岩机制砂的定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石灰岩机制砂的定义
石灰岩机制砂是指采用石灰岩为原料,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状材料。石灰岩机制砂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建设、水利设施等领域。
二、石灰岩机制砂质量标准
- 原料要求
石灰岩原料应具备以下条件:
(1)化学成分:石灰岩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主要成分应为CaCO3,其他成分含量应符合规定。
(2)矿物成分:石灰岩的矿物成分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要求,不得含有超过规定限量的有害矿物。
- 生产工艺要求
(1)破碎:破碎过程中应保证石灰岩的粒度分布均匀,破碎比宜控制在3-5之间。
(2)筛分:筛分过程中应保证筛分效率,筛分后的机制砂粒度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要求。
(3)除尘: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排放,确保粉尘浓度符合GB 50428-200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 质量指标
石灰岩机制砂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衡量机制砂细度的重要指标,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要求。
(2)含泥量:含泥量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要求。
(3)石粉含量:石粉含量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要求。
(4)针片状颗粒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是指机制砂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要求。
(5)有害物质含量:有害物质含量包括硫酸盐、氯化物、硫化物等,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要求。
三、检测方法
-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应按照GB/T 14684-2011的要求进行,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 检测方法
(1)细度模数:采用筛析法测定。
(2)含泥量、石粉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湿筛法测定。
(3)有害物质含量: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
四、结论
石灰岩机制砂质量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检测和管理,以确保机制砂的质量满足工程需求。同时,加强行业监管,提高企业自律意识,对于促进石灰岩机制砂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搅拌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