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对劳动合同解除的后果有哪些?
绩效考核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员工的薪酬待遇、晋升机会,还可能对劳动合同的解除产生直接影响。以下是绩效考核对劳动合同解除后果的几个方面分析:
一、绩效考核不达标可能导致劳动合同解除
- 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
(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绩效考核与劳动合同解除的关系
(1)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绩效考核指标,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者合同期内未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未约定绩效考核指标,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者合同期内绩效考核不达标,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二、绩效考核不合格可能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双方未续签的。
(2)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 绩效考核与劳动合同终止的关系
(1)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绩效考核指标,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者合同期内未达到绩效考核标准,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可以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未约定绩效考核指标,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者合同期内绩效考核不达标,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可以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
三、绩效考核不合格可能导致劳动合同变更
- 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
- 绩效考核与劳动合同变更的关系
(1)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绩效考核指标,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者合同期内未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如降低工资、调整工作岗位等。
(2)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未约定绩效考核指标,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者合同期内绩效考核不达标,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
四、绩效考核对劳动合同解除的后果
- 对劳动者的影响
(1)失去工作:劳动者因绩效考核不达标被解除劳动合同,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2)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影响再就业:绩效考核不达标可能影响劳动者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力。
- 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1)人才流失:频繁解除劳动合同可能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影响企业的发展。
(2)法律风险: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若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可能面临法律诉讼。
(3)企业形象:频繁解除劳动合同可能损害企业声誉,影响企业形象。
总之,绩效考核对劳动合同解除的后果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用人单位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劳动者的权益,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平,避免因绩效考核不达标导致劳动合同解除,从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战略澄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