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劳动合同中的合同续签后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在我国,绩效劳动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劳动合同形式,它通过设定一定的绩效目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并据此支付薪酬。那么,当绩效劳动合同续签后,员工是否可以要求赔偿呢?以下将从法律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一、绩效劳动合同概述
绩效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以劳动者的工作绩效为依据,确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的劳动合同。绩效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点:
目标明确:绩效劳动合同中明确了劳动者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
动态调整:根据工作绩效的实际情况,对考核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风险共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绩效风险。
二、绩效劳动合同续签后的赔偿问题
- 绩效劳动合同续签后,员工要求赔偿的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
(2)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影响劳动者正常工作。
(3)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4)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人身伤害,用人单位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 赔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如下:
(1)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的,按照未支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百倍以下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2)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影响劳动者正常工作的,按照实际影响工作天数计算,每天支付相当于劳动者日工资的赔偿金。
(3)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的,按照实际损失计算赔偿金。
(4)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人身伤害,用人单位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三、总结
绩效劳动合同续签后,员工要求赔偿的情形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以及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人身伤害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在具体赔偿标准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因此,用人单位在续签绩效劳动合同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战略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