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标准对砂石产品有哪些质量要求?

机制砂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为了规范机制砂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机制砂质量标准》(GB/T 14684-2011)。本文将详细解析机制砂标准对砂石产品有哪些质量要求。

一、粒度组成

  1. 粒度范围:机制砂的粒度范围应为0.16mm至4.75mm。其中,0.16mm至2.36mm的细砂含量应大于30%,2.36mm至4.75mm的中砂含量应大于50%。

  2. 粒度分布: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6mm至0.63mm的细砂含量宜控制在15%至30%;
    (2)0.63mm至2.36mm的中砂含量宜控制在50%至70%;
    (3)2.36mm至4.75mm的中砂含量宜控制在20%至40%。

二、含泥量

  1.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小于3%。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2. 砂中泥的成分:砂中泥的成分应主要为黏土、粉土、硅藻土等,且不得含有有机质、盐类等有害物质。

三、含泥量试验方法

  1. 重量法:将砂样置于烘箱中,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然后称量烘干前后砂样的重量,计算含泥量。

  2. 洗砂法:将砂样置于水中,充分搅拌,使泥质颗粒沉淀,然后取上层清水,测定其中泥质颗粒的含量。

四、含水量

  1. 含水量:机制砂的含水量应小于2%。

  2. 含水量试验方法:将砂样置于烘箱中,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然后称量烘干前后砂样的重量,计算含水量。

五、细度模数

  1. 细度模数: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应在2.3至3.1之间。

  2. 细度模数试验方法:将砂样置于筛网上,采用振动筛分法,分别测定0.16mm、0.63mm、2.36mm、4.7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计算细度模数。

六、坚固性

  1. 坚固性:机制砂的坚固性应小于10%。坚固性是指砂样在反复撞击过程中,抵抗破碎的能力。

  2. 坚固性试验方法:将砂样置于坚固性试验机上,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撞击试验,记录砂样破碎前后的重量,计算坚固性。

七、碱活性

  1. 碱活性:机制砂的碱活性应小于0.7。碱活性是指砂样在碱溶液中发生膨胀的能力。

  2. 碱活性试验方法:将砂样与碱溶液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反应后砂样的膨胀率,计算碱活性。

八、其他要求

  1. 砂样应具有均匀性,颜色一致。

  2. 砂样应无明显的石粉、石屑等杂质。

  3. 砂样应无明显的分层现象。

总之,机制砂标准对砂石产品的质量要求较为严格,从粒度组成、含泥量、含水量、细度模数、坚固性、碱活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机制砂的质量,为建筑行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因此,在生产和使用机制砂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智能化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