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台山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砂石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粒度均匀、级配合理、无泥量低等优点,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原料。台山地区作为我国机制砂产业的重要基地,其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台山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原料控制

  1. 原料选择

机制砂的原料主要来源于天然河砂、山砂、废石等。在选择原料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原料的粒度分布:原料的粒度分布应满足国标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以保证机制砂的粒度均匀。

(2)原料的含泥量:含泥量应控制在国标GB/T 14684-2011的要求范围内,以保证机制砂的质量。

(3)原料的化学成分:原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标GB/T 14684-2011的要求,以保证机制砂的化学稳定性。


  1. 原料预处理

(1)筛分:对原料进行筛分,去除不合格的颗粒,确保原料的粒度分布满足要求。

(2)清洗:对原料进行清洗,去除泥沙、杂质等,降低含泥量。

(3)破碎:对原料进行破碎,使其粒度满足机制砂生产的要求。

三、生产过程控制

  1. 设备控制

(1)破碎设备:确保破碎设备运行稳定,破碎效率高,破碎产品粒度分布均匀。

(2)筛分设备:确保筛分设备运行稳定,筛分效率高,筛分产品粒度分布均匀。

(3)振动给料机:确保振动给料机运行稳定,给料均匀,防止原料堆积。


  1. 操作控制

(1)原料配比:根据原料的粒度分布、含泥量等因素,合理调整原料配比,确保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含泥量等指标满足要求。

(2)破碎工艺:根据原料的硬度、粒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破碎工艺,确保破碎效率高,破碎产品粒度分布均匀。

(3)筛分工艺:根据原料的粒度分布、含泥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筛分工艺,确保筛分效率高,筛分产品粒度分布均匀。

四、产品质量检验

  1. 粒度检验

采用筛分法、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方法,对机制砂的粒度分布进行检验,确保其满足国标GB/T 14684-2011的要求。


  1. 含泥量检验

采用洗涤法、烘干法等方法,对机制砂的含泥量进行检验,确保其满足国标GB/T 14684-2011的要求。


  1. 化学成分检验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方法,对机制砂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确保其满足国标GB/T 14684-2011的要求。


  1. 压碎值检验

采用压碎值试验机,对机制砂的压碎值进行检验,确保其满足国标GB/T 14684-2011的要求。

五、结论

台山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机制砂产品质量的关键。通过严格控制原料、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检验,可以有效提高机制砂的质量,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在实际生产中,应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选矿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