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MB指标检测标准有哪些?

机制砂,又称人造砂,是利用天然石料或工业废渣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砂状颗粒。在建筑材料中,机制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混凝土和砂浆的生产中。为了保证机制砂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其中,MB指标是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MB指标检测的标准。

一、MB指标的定义

MB指标,全称为碱骨料反应系数,是评价机制砂中碱活性骨料含量和碱活性程度的指标。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金属离子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碱硅酸凝胶,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从而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MB指标越高,说明机制砂中的碱活性骨料含量越高,碱活性程度越强。

二、机制砂MB指标检测标准

  1. 技术规范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机制砂MB指标检测应遵循以下技术规范:

(1)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

(2)GB/T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3)JGJ 52-2006《建筑用砂》


  1. 检测方法

机制砂MB指标检测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快速法

快速法适用于快速评价机制砂的碱活性程度。检测步骤如下:

① 将机制砂与蒸馏水按质量比1:5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在60℃±1℃的恒温水浴中养护7天。

② 取出养护后的样品,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过滤、烘干,称量烘干后的样品质量。

③ 计算碱骨料反应系数MB,公式如下:

MB = (m1 - m2) / m1 × 100%

式中:m1为原机制砂质量,m2为反应后剩余机制砂质量。

(2)标准法

标准法适用于准确评价机制砂的碱活性程度。检测步骤如下:

① 将机制砂与蒸馏水按质量比1:5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在60℃±1℃的恒温水浴中养护28天。

② 取出养护后的样品,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过滤、烘干,称量烘干后的样品质量。

③ 将反应后的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10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在60℃±1℃的恒温水浴中养护14天。

④ 取出养护后的样品,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过滤、烘干,称量烘干后的样品质量。

⑤ 计算碱骨料反应系数MB,公式如下:

MB = (m3 - m4) / m3 × 100%

式中:m3为反应后剩余机制砂质量,m4为反应后剩余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1. 结果判定

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MB指标检测结果判定如下:

(1)MB ≤ 0.6,为非碱活性砂;

(2)0.6 < MB ≤ 1.0,为弱碱活性砂;

(3)MB > 1.0,为碱活性砂。

三、注意事项

  1. 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养护条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机制砂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应符合标准要求,避免人为误差。

  3. 检测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确保其性能稳定。

  4.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机制砂MB指标检测是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手段。了解和掌握机制砂MB指标检测标准,有助于提高我国机制砂行业的产品质量,为建筑工程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猜你喜欢:镍钴分离